近年来,无锡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以人民为中心,广泛组织力量,有效调配资源,以系统化思维整体性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长效加大无锡文明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无锡市当好江苏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坚持全域建设,打造文明实践“无锡方阵”
提高政治站位,无锡市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22个市级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领导与专业指导,同时抓住下辖宜兴市、江阴市先后作为国家级试点城市的契机,以为民办实事的形式,动员全市,整体推进,在全市陆续建成各级文明实践场所。
一是区域全覆盖。无锡市下辖宜兴、江阴2个县级市和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区,以及1个经济开发区,2019年城镇化率77.1%。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全域化建设文明实践场所作为方向,立足农村,鼓励城市,以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一体化推进,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目前无锡全市8个市(县)区全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已达97.9%,同时,成立全省首家设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统筹全市文明实践的指导培训、课程研发、活动组织,成立江南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为文明实践服务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资源全贯通。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各类资源在市区、条线、部门间的流动互动、取长补短,打造文明实践聚合载体,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市妇联在全市文明实践的框架下,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女性文明素质提升、家庭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多样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两中心一平台”融合推进,搭建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社区信息枢纽和互动服务平台。宜兴市将融媒体中心的“宜兴发布”打造成文明实践“指尖上的市民服务中心”,同时委托融媒体中心运营文明实践网上平台,线上征询线索、反馈问题,线下解决问题,提供服务,使线上线下文明实践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是服务全天候。阵地是基础,服务是核心。无锡注重文明实践服务的延伸、拓展和深化,让文明实践中心平台成为服务社会与自我服务的平台。搭建文明实践服务网格化布局,在田头、在课堂、在广场、在社区,利用多种形式服务好群众的思想认识、生产生活、身心健康、道德养成,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疫情防控期间,无锡150万人次志愿者更是日夜参与到体温检测、物资配送、心理疏导等服务中,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线更加牢固。
坚持群众视角,构建文明实践“百姓之家”
走群众路线,无锡市积极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长效与精准有效结合起来,做暖心服务、办惠民实事,使各级文明实践场所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百姓之家”。
一是聚焦群众需求,从提供“服务清单”到征询“需求清单”,强化精准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改“服务清单”为征询“需求清单”后制定“服务菜单”,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着眼群众普遍、共性需求,围绕教育、文艺、科技、医疗、法律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推出“救在你身边”、“您药知道”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着眼满足特殊人群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定制“启明星携新市民子女看无锡”、“筑梦新家园—拆迁安置小区老年人社区融入”等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发挥主体作用,从政府部门“领唱”到民间社会“合唱”,完善共建机制,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探索文明实践场所社会化共建共享机制。无锡万科打造“牵万+”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社区,做实邻里互助;肯德基推出“文明有伴”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餐厅,聚焦“八礼四仪”,开展沉浸式文明传播;以海力士、村田电子等为龙头的新吴区外企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讲好无锡故事。培育壮大志愿队伍,探索志愿队伍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路径,目前,无锡共有志愿者167.9万人,其中活跃注册志愿者总数达79.28万,占城镇常住人口的15.6%,位居全省第二位。
三是强化长效常新,从持续活动“见精神”到创新活动“有温度”,注入生命活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以活动的持久力增强文明实践的吸引力。无锡连续7次牵头组织两省四市环太湖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大行动,连续6年开展“情暖回乡路”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活动,连续5年举办崇德乐善“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增强了文明实践的黏性。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鼓励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的孵化和运行。市、区两级文明办每年共孵化不少于200个创新志愿项目,市民政局每年从福彩基金中拿出400万元扶持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真正将满足基层的需求化为志愿活动的追求。
坚持效果导向,探索文明实践“融合路径”
一年多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个不断服务群众、不断满足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薄弱环节,不断修正完善增强的过程。无锡市坚持效果导向,注重结合融合,挖掘特色、攻坚克难,让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有价值导向、有文化内涵、有情感温度。
一是志愿活动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相结合,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江阴设立“志愿服务活动日”,市四套班子领导周末带领全市人民开展清洁、美丽家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共同投身文明城市建设中。宜兴市推出“让爱循环”志愿服务项目,激发大家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热情,形成可持续的居民自治良性循环。锡山区每天早晨7点半开展志愿“清晨行动”,日常巡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城乡管理问题,强化小微执法,促进常态化整改,持续提升城乡品质。
二是理论宣讲与情感交流相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主题,也是文明实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无锡积极探索理论宣传、思想教育的家常化、趣味化路径,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惠山区通过“田间讲堂”“广场课堂”“车间学堂”“黄昏头,讲劲头”等家常形式,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群众感受、在讲实际中讲创新理论、讲改革发展、讲理想信念,年均宣讲超1000场次,受众超7万人次。梁溪区开展“猜灯谜学新思想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通过“一猜灯谜、二学理论名词、三讲原文论述、四联身边实际、五解问题难题”,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三是文明实践与城市文化传统相结合,赋予文明实践独特内涵、无锡印记。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是“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无锡的上千名小学生、团员青年、外企员工、税务人员、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旅游专家、运河畔居民组成22支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宣传大运河、保护大运河,并由市文明办统筹、整合形成无锡大运河志愿总队,共同投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滨湖区巧妙融合东林书院著名对联推出“党声、心声、读书声”文明实践活动,百堂“理论慕课”宣传“党声”、百场宣讲倾诉“心声”、百场阅读活动传播“读书声”,“三声”活动以听促学、以唱导说、以演致用,凝聚了强大的向上向善力量。(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