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生命奇迹”背后的文明密码
2024-01-12 08:55:00  来源:新华日报  

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因此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奇迹”。而这样的奇迹,在苏州吴江区八坼街道竟一年发生了三次——去年4月,“85后”党员赵卫康顺利捐献218毫升含造血干细胞的混悬液,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时隔8个月,两名热血小伙张致诚、王刚共赴“生命之约”,在同一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用善行义举传递人间大爱。

“生命奇迹”的接连出现,不单纯是偶然或者巧合,背后与八坼街道在涵养社会文明风尚方面做出的努力有着紧密联系。依托覆盖辖区的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八坼街道近年来广泛整合资源力量,建好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用一批批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志愿服务活动,感染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以及文明素养,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八坼人饮食上讲究“不时不食”,这种因时施宜的“精细劲”在文明实践的活动策划中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临近春节,友谊村开展“巧剪窗花迎新春 共话文明促振兴”活动,通过讲故事、互动问答、体验传统手工等方式,普及春节习俗、传统文化知识,倡导文明过节;第36个“世界无烟日”,八坼社区组织“禁烟小卫士”走上街头,用棒棒糖换取居民手中的香烟,以“甜蜜禁烟”带动居民参与戒烟、控烟行动,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秋收时节,双联村邀请村里的小朋友体验水稻收割,并教他们用收获的稻子制作手工画,在感受农耕文化的同时,养成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美好品德……结合不同时节、不同节日,各村、社区精心推出一系列应景又走心的活动内容,让文明更具“触感”、更富内涵。

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更多功夫需要下在平时。聚焦民生需求、百姓关切,八坼街道多方位链接社会资源,在文明实践阵地有机嵌入常态化的暖心服务项目,提升文明建设的广度和温度。

洗好头发,披上毛巾,围上围布,电动推子与剪刀娴熟交替操作,不一会儿,老人的发型焕然一新……前不久,农创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理发室正式“营业”,里头不仅添置了热水器、沙发和洗头理发设施,还邀请村里的专业志愿者入驻,为老年群体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在便利惠民的同时传递浓浓邻里温情。

健康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围绕提升群众健康文明素养,八坼社区联合八坼卫生院打造家庭医生工作室,依托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提供便民问诊、个性化医疗咨询及免费体检项目等服务。社区海棠先锋志愿者队伍还联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让群众健康福祉更有“医”靠。

在服务中传递文明理念,在激励中促进文明养成。2020年起,新营村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营村家庭积分管理办法》,从道德风尚、守信勤俭、德育书香、志愿公益、生态健康五个方面对村民进行积分管理,并将拆违治乱、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等重点工作融入其中,积分可兑换东之田木翠冠梨、辛营心大米等本村优质农产品,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

这两年,直港村利用现有荒地,精心打造具有村庄特色的“美丽菜园”,产出的蔬菜赠送给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既提升了村容村貌,也促进了乡风文明,前不久还获评苏州市“美丽菜园”典型案例。

文明之风浸润民心,越来越多八坼人自觉成为文明风尚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在汤华村,张金夫、张海泉、沈马根、李四根4名“银发族”组成志愿服务队,轮流到村里的警务室值班调解村民反映的矛盾纠纷,用情与理说服双方“化干戈为玉帛”,3年下来累计调解纠纷300多次。在黑龙村,“吴江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周鑫华带领学生在窨井盖、灯箱等硬件设施上进行绘画,主题涵盖乡村振兴、孝老爱亲、家风和睦、志愿服务等内容,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也向村民传播文明理念。在石铁村,年过古稀的张小弟不仅勇救落水者,还把见义勇为奖金捐赠给困难家庭学生,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精神。

所谓“见贤思齐焉”,涵养文明风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八坼街道持续开展“最美八坼”系列评比,涌现出一批最美居民、最美志愿者、最美商户等身边典型,邻里和谐、包容互助、向上向善的文明氛围愈发浓厚。

逐梦文明,步履不停。八坼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街道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厚植文明之根、筑牢文明之魂,不断提升城市内在气质,擦亮群众幸福底色。(周成瑜)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