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文化融入生活 让一城“景”上添花
2023-04-13 09:38:00  来源:扬州日报  

昨天,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交流活动闭幕。这场现场交流活动由文旅部非遗司主办,省文旅厅、扬州市政府承办,通过现场考察,相互学习借鉴,绘就新时代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生动图景的盛会。

参加活动的人士来自文旅部,各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旅部门以及相关景区代表。在两天时间里,大家赴多地现场观摩,在沉浸式体验中,近距离观察扬州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嘉宾们表示,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这座城市着力将文化融入生活,将非遗“厚家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让一城“景”上添花。

现场考察 看山看水看风景,见人见物见生活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也是“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景区内巧妙地嵌入非遗资源,常态化进行非遗展示展演、营造沉浸式非遗体验场景、展销非遗元素旅游文创产品。

现场考察中,嘉宾由东堤码头登船,经长堤春柳、荷浦熏风、春波桥,折向小金山。行进在水面上,钓鱼台、凫庄、五亭桥、二十四桥依次在眼前呈现。

泛舟湖上,两岸花柳摇曳,婉转清丽的扬州清曲、古朴悠远的广陵古琴、浅吟低唱的扬州道情随风而来,声声入耳、沁人心脾。自扬派盆景博物馆码头登岸,行至非遗集市、“三把刀”特色步行街,现场观摩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过了一把“扬式”生活。

1112米的东关街,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氛围。这里有着老扬州生活的烟火气,同时汇聚了2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有古琴艺术(广陵琴派)、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淮扬菜烹饪技艺等多个项目展示馆、传习所、传承基地,打造了冬荣园、皮五书场、千秋粉黛演艺剧场等非遗小剧场。

行走在街上,嘉宾脚步总会为更具特色的扬州非遗项目所停留,或看一看谢馥春脂粉制作过程,或在小剧场里听一听扬剧的韵味悠长,或凑一凑非遗集市的热闹,亲手用雕版印刷、钤印技艺制作一把团扇。

嘉宾点赞 旅游传播非遗,古老技艺“活”起来

非遗融入景区,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位,也增加了旅游的体验感。旅游传播非遗,也让古老技艺“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

“在我看来,扬州不是简单地将非遗嵌入景区,而是与景区天然一体。”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索朗央金说,这两天考察的瘦西湖、个园都是中国园林的优秀代表,听导游介绍,扬州园林以叠石胜,而扬派叠石本身就是省级非遗项目,这就是自然相融。

在瘦西湖静香书屋西侧的书画长廊上展演板桥道情,在林香榭展示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在1757美食广场进行包括扬剧、曲艺在内的情景演出,这些都已经是瘦西湖内的常驻非遗项目,非遗就这样在扬州各景点,以突破时空限制的形式,与景区、游客不期而遇。

“在扬州,我看到了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相扣,那是真正‘活’着的非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体广旅局文化处副处长迪丽娜尔说,这些提升非遗项目与景区的融入性、非遗展示和游客的互动性、非遗活动与当代生活的代入感的成功实践,值得我们学习。

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说,江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推出了一批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非遗与旅游融合业态产品,如非遗旅游精品化路线打造中,“古韵扬州”非遗主题游就极具市场吸引力。

记者 王鹏 王璐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