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沾着泥土,脸上写着稚嫩。乍一看,华梦丽一副地道的农民模样,但她瘦弱的身体里却蕴藏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她接手父亲的“负百万”农场,用几年时间让农场改变了模样,实现年销售800万,还带动周边200多农民共同富裕。她创办的“果牧不忘”家庭农场成为全市农业的标杆,她的事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精彩而华丽。日前,她获得了“江苏省最美大学毕业生”称号。
主动转型,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2010年,华梦丽在南京经商的父亲赶着“去农村创业”的热潮,在天王镇的西溧村租下了200多亩地转型做起了农民。父亲循着“传统农业”的老路子,种瓜卖瓜、种豆卖豆。“自己卖没有销路,卖给批发商自己又挣不到钱。”华梦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正在上高中的她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从那时开始,华梦丽心中就埋下了投身农业的梦想。
2016年5月,华梦丽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和一起奋斗的4个小伙伴投身到“负百万”农场,来到她深耕梦想的地方。刚接手农场的时候,和父亲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销售问题。第一年,她和小伙伴们跑遍了南京、句容的批发市场、水果和大小超市,奈何都是走的批发路线,卖不出高价,10万斤左右的农产品才卖了十万元,还有三万斤左右烂在地里,平均算下来才1块钱一斤,勉强能支出工人工资。
“那段时间很痛苦,甚至萌生了放弃的想法,幸好有小伙伴们的陪伴。”华梦丽说,“我不能辜负我们的梦想!”她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为什么我们的产品一定要走出去卖,为什么不能将顾客请进来?”自此,华梦丽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开始大胆实施转型计划,探索传统农业向服务型农业的转变之路。
她开始结合亲子游、户外拓展、项目体验等活动,把1080.5亩的农场划分为19块16区,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含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家餐饮、果蔬配送、承包菜地、领养果牧、动物喂养、草坪农事活动等12个项目,为游客提供“游、玩、赏、食、宿”五位一体的服务,将终端市场从商户搬到农场,既节省了人力和运输成本,又完美解决了销售问题。正是这个实现农业增收的关键点,华梦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我们农场基本上实现了全年供应,5月到8月有桃,9月到10月有甜柿,其他时间有草莓,游客任何时间来农场都有收获。”华梦丽说。
如今,农场每年接待游客达到7万,产值达到800万,复购率达75%以上。
科技助力,让新品种真正扎根国内
“科技是农业发展最大的养分。”华梦丽一直这样认为,这也是她选择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因,虽然在学校学了很多,但是她认为还远远不够。每年,她都会带着农场骨干到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去参观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营销方式。“国外和国内农业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用肥上,他们信奉‘好地养好果’,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在保持土壤肥力上下了很大功夫。”华梦丽说。因此,她开始在农场里养殖鸡、鹅、猪、羊等牲畜,并用它们的排泄物制成有机肥来代替化肥的使用。在治虫上,她也使用绿色制剂来代替农药。
华梦丽虽然已经实现了农场农产品全年供应,但还是依靠各个品种“接力”的方式,不同时间段的产品种类过于单一。为什么不能实现所有品种都实现全年供应呢?于是,她开始建造自己的“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就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农业设施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华梦丽给记者解释道,现在,农场的草莓已经实现了全年供应。她相信不久的未来,农场的甜柿、西瓜等农产品都能实现全年“不断货”。
“新技术可以学,但是新品种还是依靠从国外引入,成本太高。”这是华梦丽的又一个烦恼,为此,她于2018年组建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说得简单一些,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就是一个能实现植物克隆与复制的实验场所,”华梦丽介绍。目前,实验室已经成功孕育了火焰南天竹、寒地玫瑰等幼苗。“这样就能让新品种真正‘扎根’国内,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对外进行销售。”华梦丽说,2019年,他们就接到了三百万株火焰南天竹的订单,售价每株15元,那就是450万元的收益。
最大欣喜,带领周边村民共同富裕
农场转亏为盈、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突破,并不是令华梦丽最开心的。令她最感到欣喜的是,通过她的努力,带领周边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看着农场用自己的方式种植果树、饲养禽畜,让果牧的品种更优,直接增产增效,周边的农民、企业纷纷来学习,华梦丽很乐意向他们传授技术。尤其在水稻种植方面,农场的品质优良,供不应求,华梦丽便和农民洽谈,采取提供稻苗给农民代种,并由他们提供技术支撑,产出的水稻他们以每斤高于市场一毛钱的价格全部收购的模式,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不仅如此,华梦丽还在农场内开辟了一处“农产品集市”,让周边农户将自家产品在此售卖,将自己的销售渠道无偿提供给他们用。村民熊德芬种了几亩西瓜,他每天都会用车拖着西瓜到农场里面卖,“以前都是在路边上卖,不仅不安全,还不一定能卖出去。”熊德芬说:“现在在小华这里卖,根本就不用愁,每天一车西瓜都能卖得一个不剩。”
农场由五名大学生共同创业,发展至今带动大学生就业12人,周边农民固定就业40余人,真正带领大家一同致富。“富裕不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农民掌握更多科学的种植知识,保护生态环境,这才是最大的欣慰之处。”华梦丽说。
本报记者 滕庆海
本报通讯员 谈德演 尹季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