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有书香品自高
——无锡市打造公共阅读空间 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无锡市落实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地域文化特质,赓续崇文重教的历史文脉,创新打造覆盖全域的公共阅读空间“钟书房”,用满城书香浸润城市文明。
一是注重传承文脉,锚定文化空间建设定位。“钟书房”取自无锡籍文化名人“钱钟书”之名,既表达“钟情于书”的美好寓意,也彰显了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的地域文化特质。实践中,无锡系统推进“1+100+N”建设工程,即市级建好1个“钟书房”示范点、全市建成100余个“钟书房”、在N个公共场所打造“钟书阅读驿站”。其中,始建于1912年的无锡县图书馆老钟楼被打造为集文物保护、公共阅读、文明实践于一体的市级示范点,成为全国文保单位活化利用的典范。
二是注重创新模式,构建满城书香生态体系。钟书房以“阅读+”为核心,通过“文化遗产+阅读空间”的创新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建起来”到“活起来”的转变。突出空间布局立体化,既有图书馆、社区书房、农家书屋等传统形式,也有与茶咖、体验店相融合的现代形式。如,渤公岛钟书房将景区巧妙转化为“可阅读的文化景观”,打造“乐读慢岛”;惠山区“葑溪书院”钟书房延续晚晴书院遗脉,创新打造集理论宣讲、全民阅读、暑期托管等综合性文化空间。突出服务模式多元化,在各具特色的钟书房开展分众化阅读,通过市场化运维反哺运营,整合优质业态入驻,拓宽全民阅读活水源头。如,在“学习强国”无锡平台开辟“书香无锡”专栏,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域阅读生态。突出文化赋能长效化,常态化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公约数”。如,梁溪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钟书房,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先后组织开展“春风润心 护航健康”等30余场主题活动,成为文明培育的特色阵地。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水韵·钟书房举办《传承优良家风,成就美好人生》国学文化讲座
三是注重以文化人,涵养城市文明精神气质。钟书房覆盖了城市乡村、社区小区、道路商场、景区景点、文化设施等多个文明城市创建重点点位,显文气、接地气、有人气,不仅是市民群众共享阅读的文化空间,更是赋能文明创建的阵地平台,既显著提升了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有力助推了无锡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大步迈进。如,锡山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与钟书房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家门口的“文明会客厅”,开展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科技科普等主题活动,实现了文明培育与文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新吴区依托墙门书宅钟书房等阵地,设立“文明同行”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等特色项目,策划开展“文明养宠”萌趣生活主题讲座等活动,让钟书房成为传播文明风尚的重要阵地,以文化力量助推文明城市创建,有效提升了精神文明创建的知晓度参与度。
无锡市钟楼区钟书房举办“我写我意”新书分享会暨严克勤水墨小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