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百姓夙愿 焕发文明活力
——新沂市持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旧小区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新沂市坚持利民惠民创建导向,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系统更新基础设施,同步增加公共服务,小区实现从“脏乱差”到“净畅美”的蝶变。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7个(含单体宿舍楼),改造面积143万平方米,1.3万户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一、以人为本,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通过“线上+线下”问需于民、组建共治委员会等举措,立足小区实际,结合群众反馈按需定制改造方案,实现从“政府主导”到“居民主导”的转变。针对小区基础设施薄弱项实施专项提升改造,累计改造道路13万平方米,屋面防水25万平方米,疏通改造污水管网3万米,新建雨水管网3.5万米,供水管网2.5万米,增设机动车停车位约1800个,加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60个。坚持精心科学合理施工,最大程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针对拆违后居住面积不满足家庭需求的群众,通过纳入公租房保障、发放补贴等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新沂市城关新村进行全面改造,规划建设停车位、健身场所等
二、资源整合,改造成果常态长效
创新“国有平台主导+优质企业合作”模式,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三重优化。统建统营自行车充电设施,建成240处自行车棚,引入居民平价电,破解飞线充电难题,让居民用得“实惠”住得“安心”。针对改造项目面广、量大、点多、零散等特点,采取全过程咨询管理办法,强监管、降费用。明确国有平台为承建主体,确保项目成本受控、群众认可、质效兼顾。在材料选择上由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按照市场价格下浮后优先进入改造市场。突破行业惯例与防水施工企业签订8年售后质保合同,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屋面防水“难治、难维护”问题。
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强弱电规整入地、拆除违建、道路改造)
三、温暖关爱,文明新风浸润民心
探索“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将小区改造与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杜绝“改后失管”现象。优化公共空间,建成48处树阵式停车场、口袋公园等“微海绵绿地”。新建社区养老用房4处,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利用闲置屋面租赁给光伏企业实现养老服务中心“冬暖夏凉”的运营保障。建成“长者食堂”5处,为老人提供配餐助餐服务。兼顾改造“效率”与“温度”,承袭传统记忆,打造“春花、夏荫、秋叶、冬阳”惬意小景,升级打造8处单一活动场地为多功能运动场地。利用改造后阵地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5个、基地2个,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举办“和谐社区 文明同享”邻里艺术节,组织《退彩礼》等柳琴戏巡演,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新沂市沭滨小区中心广场改造,增设锻炼和娱乐设施、新建老年服务中心
新沂市老旧小区改造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保留社区记忆又注入现代功能,实现了“宜居”与“乡愁”的平衡,达到了“文明”与“和谐”的共生,改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