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正文
“老黄牛”成汉高:奋蹄耕耘终无悔
2022-01-20 16:53: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朱福林 郭大林 陶根阳  

年近花甲的成汉高,是盐都区郭猛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参加工作38年以来,铭记初心,情系“三农”,始终奋斗在农技推广服务第一线。他把田头当舞台,刻苦钻研新技术,不畏艰辛解难题,先后荣获“盐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佳标兵”“盐城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最美郭猛人”等荣誉称号。

争当农技创新“拓荒牛”

成汉高是土生土长的郭猛人,在镇农技服务中心岗位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肥床旱育机插秧是被公认的水稻生产第二次革命,但秧池杂草丛生且难以防除。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业界对此一筹莫展。

成汉高翻遍了相关技术资料,遍访市、区农技专家。在认真观察和反复思考的基础上,他大胆向省农技专家提出了设想,得到省、市专家的肯定和支持。此后,他主持开展了“肥床旱育秧田草相特点及化除技术”的研究。通过3年的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和分组优选,成汉高终于摸清了旱育秧田草相变化特点、消长规律影响秧苗素质的主要因素,科学制订了适宜肥床旱育稀植这一轻型栽培管理体系的化除配套技术,一举解决了旱育秧田草害防除的难题。后经专家组鉴定,这项配套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全省各农业区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促进亩平增产达到10.51%,被省农林厅授予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前后,盐阜地区发生了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发的稻麦条纹叶枯病、稻麦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大流行。成汉高研究制订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灰飞虱传播病毒病的配套防治技术,体现“治虫防病、综合防治”理念,确定了“五治五保”技术路线,在全市推广应用。

面对科研取得的成果,成汉高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以水稻直播草害严重、影响亩产为主攻方向,又花了3年时间,探索对直播水稻草害实施“封、杀、补”的全程药控,示范制订的“直播稻田草相特点和防除配套技术”,防除效率达95%以上。

争当农技扶贫“老黄牛”

西湖村地处偏僻,原来是郭猛镇经济薄弱村。为了使该村早日走上富裕的道路,郭猛镇党委决定,成汉高到该村担任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

成汉高一方面盘活闲置资源,增强村集体增收“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带领村民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他的牵线下,西湖村与神龙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南粳5718水稻良种繁育合同。当年,神龙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每千克0.4元的价格,收购了西湖村集体农场繁育的所有良种,集体农场实现产值70多万元、纯收入40多万元。仅此一项收入,达到脱贫经济指标的两倍多。

护陇社区4组建档立卡户徐士荣的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改嫁,14岁孙子正在读初中,老两口年事已高,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成汉高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登门服务,不仅捐钱捐物帮助徐士荣解决燃眉之急,而且为老徐落实了蔬菜种植项目。成汉高帮助老徐筹集资金20万元,扶持他发展大棚蔬菜18亩,种植“精品一夏”“改良二八”等青菜品种,一年种植七八茬,每亩年纯收入11530元,顺利实现了脱贫。

争当服务发展“孺子牛”

成汉高通过广泛调研和外出参观考察,撰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建议党委、政府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高起点制定“一镇、一园、一特”发展规划,不断放大杨侍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发展“旅游+”和“互联网+”项目。

近几年,郭猛镇已流转土地3.4万亩,其中2.2万亩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共发展家庭农场48家、农业龙头加工企业4家,获得专利7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件,争创有机农产品品牌5个、绿色农产品品牌13个,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建成郭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杨侍农业生态园等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杨侍路、护西路、繁荣路、盐金路4条高效农业产业带。大力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业产值超亿元、门票收入超千万元。国胜家庭农场草莓连栋大棚无土栽培、杨侍农业生态园美食旅游、神农大丰院士工作站、以勇阳光玫瑰精品葡萄、锦叶玫瑰园、祥圣食品等一批特色高效农业项目获得了国家和省、市、区的好评,郭猛镇真正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旅游重镇的跨越。

责编:刘慧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