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沙杨村:红色的村庄 红火的日子
2020-09-16 09:55:00  来源:东台日报  

村内两三层的小楼连片,小桥流水点缀其中,村民不出村即可灵活就业,幸福小广场上晨练晚舞……时堰镇沙杨村村民用一张张幸福笑脸,生动诠释了全面小康内涵。

沙杨村位于时堰镇西南角,是以革命烈士沙杨氏命名的村。“沙杨氏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沙杨儿女的奋斗豪情。我们将激活厚重的红色基因,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村庄建得更美,让村民过得更好。”村党委书记桑爱宝说,如今,沙杨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鲜花常新,每到清明,村民们都会带着孩子来扫墓,让他们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感受红色文化的教化。

近年来,沙杨村在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形成以党建领航、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先后荣获“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水美乡村”等殊荣。该村先后与江阴华西村、宜兴谢桥村结为友好村,借助华西、谢桥的信息、资金和技术扶持,沙杨创新思路,采取农民出土地、得租金,村里投入兴办配套设施,老板出资金办厂的发展思路,促进工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村内的镇级全民创业园拥有24家企业,以耐火材料、海洋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为主,全村7成以上村民入园务工。在孟文安创办的中洋机械厂内,20多名村民在内作业,生产一片红火。孟文安是省劳模,已在沙杨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退休7年。“您都70岁了,为啥干劲还这么大?”面对记者的提问,孟文安这样回答,“我是农民的儿子,当了44年的农村干部。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望鼓舞着我,我会继续干下去,为人民服务永不退休。”

这些年,沙杨村党委因势利导,加强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队伍。其中,袁桂根创办的港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每年纳税超过140万元,为沙杨村化解剩余劳动力100多名。王卓和创办的高压油管厂生产的石油控制管填补了国内空白,每年为国家节约外汇近千万美元。党员干部成为村里的致富标兵,村民们也你追我赶,竞相创业,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

沙杨村四面环水,村内沟塘纵横,是典型的水美乡村。近年来,沙杨村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用心做好“水文章”,将几十亩集体水面对外招标,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逢年过节,养鱼承包户迎来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每人都能分得3斤鱼。

干净整洁的村道、窗明几净的房屋、优美宜居的庭院……这些年来,沙杨村下大力气投入资金,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基本做到了亩亩田头通汽车,户户门前水泥路,块块农田可机耕。村内主次干道两侧及塘边、河堤、广场等处绿化和景观塑造各具特色,配套建有亲水平台、垂钓码头等景观建筑物,从而形成了“村在园中、园在村中”的苏北水乡特色。

小康生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缺一不可。为此,沙杨村委会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重塑村规民约,激励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为营造美丽环境、建设和谐村庄贡献力量。同时,该村采取人工墙绘和节点打造等方式,在房屋立面绘制乡风文明宣传画,打造主题文化景观墙。这些文化墙不仅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引领村民积极向上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感染、教育村民。

在崭新整洁的村部大楼里,设置有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就业和劳动保障、矛盾调解、医疗卫生等窗口,村民们享受着“一站式”服务。在村综合文化中心内,图书馆、棋牌室、乒乓球室一应俱全。村民周奶奶告诉记者,每天傍晚和周末,不少村民都会来这边看看书、健健身。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